The (poetic) Body

碎片化的世代,如何累積個體的生活經驗?

羅玉梅 X 楊怡孜《(我安靜得像一塊石頭),「從那裏走到這裏」。》 羅玉梅 X 楊怡孜《(我安靜得像一塊石頭),「從那裏走到這裏」。》

展覽空間 X 跨媒介對話

鋪陳收錄體內的生活痕跡,日常本來就是零散瑣碎,內心風景該如何轉載?楊怡孜用身體檢視五味雜陳的歷程,羅玉梅則收錄石頭於水中下沉與消散的聲音,連結離人的失語日常。透過聲音裝置及聲譜(Score)重構水中石頭的聆聽經驗。同時,嘗試捕捉舞者每個當下,消失的𣊬間——一呼一吸、一動一靜。活著的體證要在時間劃上刻度,只能放緩放慢。一場展覽體驗,間歇著三小時的跨媒介對話,穿越盤根,將宛如溯溪般的過程,匯聚成讓身體說話的空間。

節目詳情

表演 | 三小時自由出入

24/8 (Thu) 7pm
27/8 (Sun) 3pm
30/8 (Wed) 7pm
$160

演出長約3小時,不設中場休息,節目期間觀眾可隨意進出場地。

展覽

25/8 - 3/9
11am-7pm

(星期一休館)

免費入場

牛棚藝術村 1a空間

跨媒介藝術家:羅玉梅

編舞及演出:楊怡孜

藝術家觀察員:何汶軒、林葉、劉政熙

演出錄像:何汶軒

策劃:不加鎖舞踊館

節目夥伴:1a space

從絮語中展開,在空間中成形;
身體,似乎無法忘記。

導賞信件 Unfold the Thinking

今年《Unfold the Thinking》表演書寫計劃,旨在回應本年度主題「Think with the ( ) Body」,視書寫作為思考的載體,亦嘗試把閱讀轉換成一種身體行動。本年度邀請當代舞蹈藝術家黃大徽作為協作者,聯同六位背景各異的寫作者,以回應「#非關舞蹈祭2023」的創作人/作品作為起點,實驗評論以外書寫表演的可能性。

今次的書寫方向將圍繞「導讀作品」的概念出發,把他們提倡面對作品的導讀方法,收藏於獨立的信封內。內容雖然以文字為基礎,但同時可以運用圖像、符號及排版等手段,創作他們各自的「導讀信件」,於各自的節目場次開始之前,置於前台供觀眾取閱。信封上附有最佳閱讀時間的指引(例如演出前/演出後/其他……),由揭開信封,到打開及閱覽信件,一層層地揭開文字中交織着的各種觀看經驗。一場又一場外(或內)的閱讀,將為觀眾帶來另一個思考角度去揭示作品。

「導讀信件」- 陳美彤

「導讀信件」- 陳可樂